“球场上输了球,就直接被判‘消极比赛’,还要禁赛两年?这事儿放谁身上,谁不窝火!” 最近,四川青年竞技足球俱乐部就碰上了这么一档子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儿。他们在中冠比赛里,因为球员有伤病、有黄牌,教练组为了后面的比赛,做了点轮换调整,结果输了一场球。这下好了,直接被扣上“消极比赛”的帽子,参赛资格没了,之前拼死拼活拿下的赛区第一也作废了,更狠的是,还要被禁赛两年! 
这搁谁身上能忍?四川青年竞技直接“炸”了,公开“叫板”足协:你们说我们输球就是消极比赛,那国足在国际赛场上,一场接一场的输,那算啥?是不是更“消极”? 这事儿一出,网上立马就炸开了锅。有人说,这足协是不是管得太宽了?输赢乃兵家常事,凭啥输一场球就上纲上线?也有人说,这四川青年竞技也挺硬气,敢跟足协“对着干”,佩服! 
这些年为了中国足球的发展,足协的领导们也是操碎了心。有些做法,是不是有点“用力过猛”了?如果说输了比赛就是“消极比赛”,那咱们国足那些“惨不忍睹”的比赛,又该怎么算?0:7输给日本,1:5输给泰国,最近的东北杯,0:3输给韩国……这些,算不算“超级消极比赛”? 
要我说,啥叫“消极比赛”?看看咱们国足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就知道了。就说东亚杯吧,韩国队进了三个球,还能满场飞奔,反观咱们的国足队员,一个个跟“大爷”似的,在球场上慢慢悠悠地散步,不是站着“看戏”,就是眼神防守。就这种态度,没被对手踢进五个球,都算烧高香了。 
咱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有些球员还是想好好踢球的,一个人的努力,改变不了整个大环境。 国内足球的发展,需要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是靠着喊口号,去满足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有些人还想着靠足球捞好处,那咱们的足球环境,只会越来越糟糕。现在进去“踩缝纫机”的人已经不少了,可还是有人想阻碍足球的发展,真是让人无语。 
话说回来,现在的比赛,哪有保证场场都赢的?就连巴萨、拜仁、皇马、利物浦这些“豪门”球队,也不敢保证每场比赛都能稳赢。根据比赛规则,合理安排战术,应该是球队自己的事情吧?结果足协却在一边指手画脚,这其中的原因,谁也说不清。究竟是为了比赛的公平公正,还是其他难以言喻的原因,就只能看看后续事件的进展了。 
再看看现在火热的苏超比赛,足协肯定也想管,可就是“够不着”。因为苏超一开始就被定义为文旅项目,而不是竞技类足球项目。没有足协的约束,苏超开展得越来越好,观赛人数也是屡创新高。虽然球员们大都是业余球员,但是比赛的精彩程度,丝毫不逊色于职业联赛。 就拿咱们老百姓常说的一句俗话来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看到这,很多人可能都会问:足协真的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吗?这么多年过去了,咱们的足球水平一直在退步,这究竟是谁的原因呢?是球员不行?是教练不行?还是管理体制有问题? 这些问题,大家都心知肚明。真正能下决心去改变的,又有几个呢?中国足球的未来,到底在哪里?谁也说不准。 中国足球这潭水,深不见底,想要搅动它,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