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香港 澳门 客服
查看: 1|回复: 0

这股风气在小学蔓延,老师不说但家长心里要有数!

[复制链接]

1319

主题

1

回帖

425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258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哪是上学,分明是宫斗剧
武汉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晒出儿子的 "委屈日记":
今天语文课我刚说了 ' 哎呀 ' 两个字,同桌就举手喊 ' 老师他说话 ',结果我被罚抄课文 3 遍。放学路上我趁他买零食,赶紧跟班长说 ' 他偷带零花钱 '—— 哼,谁让他先告我的!


图源电影《米小圈上学记》2

当 7 岁孩子把 "互相告密" 当成课间游戏,当班干部拿着 "举报小本本" 像模像样记名字时,我们突然惊醒:
比作业本上的红叉更刺眼的,是这些本该在操场上疯跑的孩子,已经学会用成人世界的 "权力游戏",把教室变成了没有硝烟的 "战场"。

图源电影《米小圈上学记》2

"你告我说话,我告你走太快":举报文化正在毁掉孩子的同窗情
还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媒体报道:一个班级实施积分制,孩子们为了多拿积分,不放过任何一个举报同学的机会。
比如同学课间趴在桌上休息,就被举报 “精神萎靡,影响班级风貌”;
有人忘记在美术课带彩笔,也会被记上一笔,理由是 “未做好课前准备”。

图源电影《米小圈上学记》2

在这样的氛围里,原本课间嬉笑打闹的场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时刻警惕、互相防备的眼神 。
当家长质问老师为何纵容这种风气时,得到的回复竟是:"现在的孩子就得严管,互相监督才能出成绩。"

图源电影《米小圈上学记》2

网友 @糖果妈妈在评论区说:"我儿子说,现在班里最受同学欢迎的不是学霸,而是 ' 从不打小报告 ' 的人。可老师偏偏总表扬那些 ' 纪律意识强 ' 的孩子 —— 这不是在教他们用冷漠换认可吗?"
这种矛盾让无数家长陷入焦虑:当孩子学会用 "举报" 来讨好权威时,他们失去的可能是比成绩更重要的共情能力。

图源电影《米小圈上学记》2

当 "告老师" 成为万能钥匙,我们到底在教孩子什么?
当小学教室变成 "全民监控场",我们该不该夸孩子 "纪律性强"?
有人拍桌子叫好:"现在的孩子太皮,不互相监督怎么管?" 某教育论坛上,一位班主任晒出 "举报统计表",称班级纪律评分从年级倒数升到第一。


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的警告扎心了:"曾有被举报的孩子出现睡眠障碍,他们不是怕惩罚,而是怕被同龄人当作 ' 异类 '—— 这种心理创伤,可能比成绩下滑更致命。"


说白了,这场争议的本质是:当学校用 "举报率" 衡量管理成效时,当家长把 "不被举报" 当作生存法则时,我们正在培养什么样的下一代?
就像那个因走快被罚站的男孩问妈妈的话:"为什么遵守 ' 不能迟到 ' 的规则,却要被 ' 不能快走 ' 的规则惩罚?"


孩子不懂成人世界的 "规则悖论",但他们能感受到:当举报变成唯一的 "正确",校园就失去了让他们犯错和成长的宽容。


最后抛个扎心的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回家说 "我举报了同桌",你是夸他 "懂事",还是问他 "为什么不先提醒同学"?
那些被举报文化养大的孩子,会不会在某天突然发现:自己赢了纪律,却输了整个童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C官方1999年成立以来【CC】命名又称:CC国际| CC集团| CC彩球网| CC平台| CC网投| 等等...亚洲最安全的博彩系统供货商,业界首屈一指博彩营运系统品牌。客户服务团队全年无休,24小时竭诚为您提供服务,解决问题,倾听建议,以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处理用户的需求和解答疑问。

GMT+8, 2025-7-26 18:03 , Processed in 0.106285 second(s), 18 queries .
欢迎长远眼光有识之士加入CC【群英会】跟对人合作一辈子。

Powered by Discuz! X3.5

CC集团官方直營招商

合作共赢_共谋发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即时
传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