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香港 澳门 客服
查看: 2|回复: 0

活力中国调研行|“一根丝”牵起发展新动能

[复制链接]

1319

主题

1

回帖

425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258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有头发丝十分之一那么粗,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们到吉林省吉林市采访时,被碳纤维这种神奇的黑色丝线所吸引。
  “看!这就是被誉为‘黑色黄金’的碳纤维,一束50K的碳纤维,能拉动一头牛!”在吉林化纤集团展厅内,副总经理孙小君指着不同碳丝密度的碳纤维样品介绍起来。
  “3K意味着每束含3000根碳丝,这么多根小丝线同时发力,能够发挥出强大的致密性。”孙小君说。
  这种纤细坚韧的材料,已在许多领域大展身手。展厅内,不仅有碳纤维制成的滑雪板、网球拍、钓鱼竿、自行车等户外用品,还有风电叶片、无人机螺旋桨叶片、汽车引擎盖等工业品。

  7月16日,在吉林化纤集团复材体育休闲装备产业园展出的碳纤维一体成型自行车车轮。新华社记者 郭洁宇 摄
  “这辆自行车太轻了!骑起来很顺畅!”现场体验的记者感叹道。这辆碳纤维自行车不到7公斤,记者用一只手就能轻松举起。
  轻盈坚固、刚韧十足的碳纤维是如何制成的?在碳化车间,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只见一束束白色碳纤维原丝,经过氧化、碳化、烘干等工序,通过400多米长的自动化生产线后,成为乌黑发亮的碳丝,缠绕在滚筒型装置上。
  “经过近20年的探索,我们研发了湿法、干喷湿法两种碳纤维原丝制备专利技术,拥有全球效率领先的原丝生产线、碳化生产线。”孙小君说,集团上半年碳纤维销量超过2.5万吨,同比增长65%,全年预计超过5.6万吨。
  这样的成绩,老一辈吉纤人根本不敢想象。
  “我国碳纤维一度大量依赖进口,很多时候有钱也买不到产品。我们下定决心从零到一进行研发。”吉林化纤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宏回忆道,集团于2006年成立碳纤维研发团队,用传统化纤产品赚到的钱补贴碳纤维研发,耗时数年终于突破技术难关,2012年实现国产碳纤维原丝规模化生产。
  随着碳纤维产业链不断延伸,目前复材制品板块占集团碳纤维收入比重已达45%。在拳头产品中,风电叶片主梁碳板国内市占率95%;无人机结构件占据了国内市场“过半江山”;碳纤维滑雪板上个雪季在北大湖滑雪场正式亮相后迅速打开市场。
  “低空经济、风电、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碳纤维的需求。”孙小君说,集团正开足马力生产,碳丝明年有望达到年产能7万吨的目标。

  7月16日,在吉林化纤集团产品展示馆内展示的碳纤维材料运动器材。新华社记者 张博宇 摄
  性能接近蚕丝的人造丝被织入昂贵的香云纱,柔软抗菌的竹纤维成为不少内衣面料首选,“华绒纤维”用于法兰绒等材质衣物……碳纤维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人造丝、竹纤维、腈纶纤维等集团老产品也不断进化。
  “嗡——”在年产3.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项目的产线上,银色丝线如瀑布般流淌,机械臂一次轻松抓取12个丝筒,精准放至全自动生产线上,经洗涤、烘干、分级、包装等流程。整个过程全部自动化。
  工作人员介绍,吉林化纤人造丝已占全球产能的34%,腈纶纤维占全球产能的40%,竹纤维占全球产能的90%。

  7月16日,在吉林化纤集团人造丝生产车间,机械臂码放成品丝筒。新华社记者 郭洁宇 摄
  “60多年前,东北缺少棉花,吉林化纤生产名为粘胶短纤维的‘人造棉’,帮助东北人民解决穿衣问题。如今碳纤维登上工业大舞台,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这是国企担当的一脉相承。”王宏说。
  做长“小丝线”,做强“大产业”。一根丝的“破茧”之路,或许正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密码。
  放眼全省,今年一季度,吉林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4.4%,比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创新活力加速涌动,产业基础不断夯实。(记者任军、张博宇、黄雨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C官方1999年成立以来【CC】命名又称:CC国际| CC集团| CC彩球网| CC平台| CC网投| 等等...亚洲最安全的博彩系统供货商,业界首屈一指博彩营运系统品牌。客户服务团队全年无休,24小时竭诚为您提供服务,解决问题,倾听建议,以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处理用户的需求和解答疑问。

GMT+8, 2025-7-26 18:07 , Processed in 0.106865 second(s), 18 queries .
欢迎长远眼光有识之士加入CC【群英会】跟对人合作一辈子。

Powered by Discuz! X3.5

CC集团官方直營招商

合作共赢_共谋发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即时
传讯